资讯详情 资讯详情 资讯详情 资讯详情

基于曲克芦丁荧光猝灭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浓度的研究

发布日期:2025-04-19 

曲克芦丁(Troxerutin)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,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,具有显著的抗氧化、抗炎和血管保护作用。近年来,研究发现曲克芦丁能与多种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,这一特性使其在蛋白质检测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。牛血清白蛋白(BSA)作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蛋白,其准确测定对于药物开发、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。

传统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(如Lowry法、Bradford法)存在操作复杂、灵敏度不足等问题。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曲克芦丁与BSA结合后荧光特性变化的快速检测方法,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、灵敏度高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,为蛋白质浓度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。

实验原理
曲克芦丁与BSA通过疏水作用或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复合物,导致BSA内源荧光(主要由色氨酸残基贡献)发生显著猝灭。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检测荧光强度的降低程度,可建立荧光强度与BSA浓度的定量关系。

实验步骤
试剂配制
缓冲体系:pH 7.4的磷酸盐缓冲液(含0.1 mol/L NaCl维持离子强度)
曲克芦丁溶液:浓度6.0×10⁻⁴ mol/L,避光保存
BSA储备液:浓度6.0×10⁻⁶ mol/L,现用现稀释
样品处理
在10 mL量瓶中依次加入2.0 mL缓冲液、2.0 mL NaCl溶液、0.5 mL曲克芦丁溶液及不同体积的BSA溶液,定容后混匀
避光静置10分钟,确保结合反应充分进行
光谱检测
仪器参数设置:
激发波长290 nm
发射波长扫描范围300-500 nm
狭缝宽度3 nm
Δλ(波长间距)设置为15 nm(同步荧光模式)
信号记录:固定激发与发射波长差,扫描同步荧光光谱,记录339 nm处的荧光强度
数据分析
线性范围:BSA浓度在0.5×10⁻⁶ ~7.5×10⁻⁶ mol/L范围内,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正相关(相关系数r>0.999)
检测限:最低检测限达微摩尔级别(约0.1×10⁻⁶ mol/L),适合痕量分析
精密度: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(RSD)分别小于3.38%和4.94%,回收率97.3%~102.9%
方法优势
灵敏度高:比传统Lowry法、Bradford法更适用于低浓度BSA检测
抗干扰强:同步荧光技术可减少散射光影响,尤其适用于含复杂成分的生物样本(如血清)
操作简便:无需复杂标记或分离步骤,30分钟内完成检测
应用场景
该方法可用于:

药物研发中蛋白质-药物相互作用研究
临床实验室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(如肾病、肝病诊断)
注意事项

避免强氧化剂或金属离子干扰
控制反应温度在25±2℃以保证结果稳定性
对于复杂生物样本,建议进行适当的前处理


最后更新:2025-04-19